新騙局!臨沂劉女士、趙女士一天內損失9萬多
你的名字是XXX嗎?
身份證號是XXX對嗎?
“你是不是借貸平臺辦理過貸款?現(xiàn)在政策有變
不注銷會影響征信,將來買房買車就難了
請你配合我們辦理一下注銷”
案情回顧
9日,家住臨西三路與金雀山路交匯處的劉女士就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。電話中,對方準確地說出了劉女士的姓名和身份證號,問她是不是之前在網貸平臺借過款,劉女士表示借過,對方稱按照國家政策,之前的借貸信息存在安全風險,要求劉女士立即把賬戶注銷,否則會影響個人征信,并給李女士推薦了一個QQ賬號。
劉女士沒想那么多,便添加了對方推薦的QQ,打開了對方發(fā)來的語音和視頻。對方讓劉女士下載多個借款平臺,并進行注冊貸款,聲稱需要把錢轉給他“走流水賬”。為了能順利把賬戶注銷,劉女士選擇了相信,在這些平臺借款共計77000元,還有自己的5000元,都轉給了對方。
正當頭腦發(fā)熱的她繼續(xù)要向對方轉賬時,被出現(xiàn)的同學及時制止,立馬來派出所報了案。
讓我們來看另一起利用轉賬進行的詐騙
案情回顧
9日下午6時,趙女士來到派出所報警稱自己被騙了。
事情是這樣的。
有個人想在趙女士經營的店鋪里下單購買200件貨物,在商談過程中,對方表示希望趙女士能幫助其“賺差價”,他先轉給趙女士3000元再由趙女士轉回,由此形成一個表面上的交易記錄,之后他再下單,比如貨物2000元,他就可以獲得1000元的差價。
由于這種“賺差價”的事比較常見,也想多賣點貨,趙女士放松了警惕。在告知了母親的銀行卡號后,不一會對方就發(fā)來了一張農業(yè)銀行的轉賬記錄,母親也說收到了轉賬記錄,于是趙女士就通過手機銀行將3000元轉回給了對方。在趙女士讓對方下單時,對方又提出追加2500件貨物,希望按照之前的方式再互轉10200元一起下單。
這時,母親卻突然稱對方轉的3000元無法提出,趙女士恍然大悟,意識到自己被騙了。
防騙小貼士
1、接到以注銷額度、關閉賬戶、涉嫌洗錢、安全賬戶為理由的電話,很可能是詐騙;接到電話后,可先主動聯(lián)系平臺官方客服,詢問是否有此事,以及官方注銷流程;
2、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,不要隨便泄露自己的銀行卡號、身份證號碼等信息,以防騙子利用軟件生成虛假轉賬單實施詐騙。此外,在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大額轉賬時,可以設置延遲到賬,為追回損失爭取時間。
3、“遭遇詐騙一定要及時報案!”警方特別提醒,一方面,越早報案越有利于實現(xiàn)緊急止付和快速凍結,最大程度減少財產損失;另一方面,也有助于警方快速掌握案情,為打擊電信詐騙犯罪活動贏得主動權。
提示:本網部分文章內容轉載于網絡,轉載之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服務廣大人民為初衷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!如圖片、文字及視頻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(lián)系右下角本站客服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,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!
